全部新闻 > 动态新闻
2010-09-30 浏览量:6847
一家负债近百万元、濒临倒闭的小厂,经过18年的努力,如今拥有7000多员工、总资产50亿。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个叫王利平的60后男人和一台起死回生的印刷机。
走进广博集团办公大楼,文化味扑面而来——错落有致的光影与色彩,展现的是广博出品的各类精品图书、簿册、数码相机,以及最新的纳米金属材料,但要走近这些陈列品,任何人都必须经过一台破旧的老式印刷机。
这是广博的第一台印刷机,身上放有广博草创期的文字说明,在提醒每一个驻足的人:居安思危,创业不轻松,机会要抓住。这是王利平的宁波智慧——精明又识时务。
一台起死回生的印刷机
那是1992年10月24日,王利平到一家乡镇集体企业当厂长,当时厂子负债80多万元,工人们已有五六个月没领到工资了。
谈起当初的落魄,王利平记忆犹新:“只有27个员工,没有资金,没有订单,什么都没有。每个人都在观望、怀疑,不相信我这么一个年轻人,能把厂子搞好!”法院要来查封,王利平跟法院说,给我6个月时间;财税来了,王利平说,工资还没发呢,10万元的税能否缓交,但一定补上。
“法院、财税给了我通融的时间,我就要尽快为厂子挣到第一笔钱。”王利平决定抛弃先前所做的铝合金门窗,转做彩印包装。从一台租借的01单色印刷机起步,开始了广博的彩印之路。“马票都印过,只要有订单,厂子就能活过来。”
一台印刷机,一个明智的决定,让厂子起死回生,第一年厂子就有了60多万元的利润。
三个最重要的决定
第一个决定:翻墙去广交会推销文具
1994年,王利平已经从做衬衣盒、包装纸盒,发展到做学生文具。听说外商给的单子,量大、价钱也不错,他决定去广交会试试。王利平只身背着几个装满了学生文具样品的背包,坐火车赶往广州。
那时只有大的国企才有入场证。在展馆外,王利平转来转去,转到一个冷清的角落,突然翻墙而入。
凭着从会场内一家国有企业那里买到的证件,王利平借别人摊位跟外商接洽。一个老外对王利平的样品有点兴趣,丢了张留有电话和地址的纸,不由分说地对王利平说,“晚点到我住的中国大酒店来,房间里谈。”
在中国大酒店外商客房门口,等待洽谈的客户太多,排了四十多分钟的队挤进去,几个老外坐在沙发上喝咖啡、聊天,王利平没地方可坐,一屁股坐在地板上算成本。就这样接到了第一张外贸订单。从这张订单开始,到代工生产(OEM),到自主开发(ODM),再发展到在海外设立公司……广阔的海外市场向广博敞开了大门。
1996年,那位外国客商为争取能与广博长期合作,在中国大酒店主动宴请王利平,王利平从“坐地板”成为“座上宾”。
第二个决定:创立“广博”品牌上市
从1993年一直到1997年,王利平一直在做“代工”,没有自己的品牌。1996年,王利平赶去德国参加一个文具产品展览会,在当地超市,他发现自己辛苦加工生产的笔记本、相册,被贴上别人的标签后,其中最低的销售价格竟然也高出自己售价的3倍多。他受刺激了。
回国后,王利平立即着手注册了“广博”这个品牌,象征“宽广+纵深”。1997年,他在香港开了一家公司,1999年在迪拜建立公司销售文具,此后陆续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商标。
有了自己的品牌,生意就会自动上门。2003年8月,美国一家大型采购商到中国,就采购价值1600多万元学生用笔记本进行公开招标,国内几家大型文具生产企业都参与了竞标,但他们还是特别邀请广博参加。
王利平后来才知道,这是联合国采购项目。他问采购商代表,为什么定广博。那个操一口流利汉语的采购商代表说:“我们的交货要求是时间紧、质量高,你们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是最优秀的。”
迪斯尼、沃尔玛、家乐福等国际采购商,陆续成为广博的合作伙伴。
2007年1月,中国第一家文具企业——广博股份(002103)在A股市场上市了。
第三个决定:借外脑进军纳米金属材料
企业发展越来越顺利,但王利平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,他的想法比较特别:“1998年我们的文具做得很好了,但是最好的时候可能是坏的开始。”王利平说,文具行业门槛低,竞争激烈,他决定转型进军高科技领域,他把目标定在纳米领域,首要任务是请“外脑”。
2000年,王利平引进一位携带纳米技术从加拿大归
10年后,广博的纳米金属材料年产能力达到400吨,获得数十项国际发明专利,成为国内最大、世界第二的高端纳米金属材料制造企业,运用于太阳能电池等电子行业,主要用于出口。“虽然文具目前还是我的主业,但广博纳米将是集团今后发展的主力。”
专家点评:资本逻辑的成功
王利平的成功,实际上是自觉、不自觉地运作资本逻辑的成功。
资本逻辑在企业运作层面上表现为四个阶段:即生存阶段,规模阶段,质量提升阶段,以及特定的平台。企业作为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,必须首先找到一个赢利点,一旦有了这个赢利点,就应该向规模化和质量升级层面提升。品牌与技术的升级,表现为企业质量的提升。对于资本逻辑的理解和把握,充分体现了
陈荣耀(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上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教授)